如何設計出最佳熱舒適性的建築?

Saint-Gobain Weber Hong-Kong

(與ArchDaily合作撰寫的文章)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因為房間太熱而睡不好覺? 或者你穿着四件外套,圍著圍巾,是為了要忍受辦公室冰冷的空調嗎? 說實話,帶有空氣調節系統的空間是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的,總會有那麼一個不幸的人,為了他人的舒適而犧牲了自己的舒適

顯然,在設計建築系統時是沒有通用標準推薦的舒適性範的,在墨西哥的體育館裡訓練的運動員如果在使用了同樣的建築系統建造的丹麥養老院裡面將會感到很不舒服。 這就是為什麼,如果我們要簡單地定義熱舒適性,那就是建築系統的創建過程,既要適應當地環境又要和空間功能進行合作

那麼我們如設計出具有最佳的熱舒適性建築呢

設計熱舒適性時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要創建出一個高效的建築外觀。而建築的圍護結構可以充當室外氣候和室內環境之間的篩檢程式,並可以穩定室內的空氣環境
正確的管理圍護結構會讓室內形成一個穩定良好的空氣環境,同時還能減少機械系統的使用,所有這些都有助於實現一個更加可持續性發展的結構。在設計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保溫系統、太陽能輻射、熱慣性和空氣通風

由於管理建築圍護結構的參數會極大地影響到室內熱環境,確保不透明區域和玻璃區域具有良好的隔熱性,並能夠在高溫季節減少熱量的獲得,在寒冷的季節能夠保存熱量。太陽輻射能量(建築物吸收陽光產生的熱量)由建築物的設計和朝向、不透明區域與玻璃區域相比、熱反射比例、保溫層等級和附近遮陽元素的數量來控制

熱慣性(建築物的溫度到達其周圍環境的速度有多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築中使用的材料和結構類型控制的。 這些組件與外部環境發生反應,最終能夠確保室內保持較長時間的涼爽(或溫暖,取決於位置和需求)。 磚和石頭被認為是高熱惰性材料,這就是為什麼這些材料通常在炎熱的環境中使用,以保持室內較長時間的涼爽。 在寒冷地區,通常使用低熱慣性材料(如木材),這樣在寒冷時室內升溫更快

對於空氣通風,管理好與室外的空氣交換和流通是營造舒適空氣的關鍵。無論是機械通風還是自然通風,穩定的氣流都能釋放濕度並提供滲入進來的氣流

未來的熱舒適性會是什麼樣的?

展望未來,我們對舒適性的需求很可能不會改變。 然而,圍繞這些需求的環境正在迅速而徹底地改變! 寒冷的地方正在變暖,炎熱的地方變得更加炎熱,並且在未來幾年還會繼續如此。但如果我們認為依靠人工手段來提供熱舒適性是解決方案,那麼我們就會忽視我們來到這裡的初衷

責任心的建築師總是優先考慮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熱舒適性方法,正如我們在本文中所解釋的,它不是複雜或牽強的。 未來充滿了創造力和創新的,這些解決方案實際上會讓任何建築變得更當地語系化、更宜居、更令人欽佩